
期刊简介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于2012年创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杂志主要刊登肝胆胰外科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文章,设述评、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手术视频等栏目,内容丰富实用,是肝胆胰外科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专业学术平台。2016年至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前进入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美国《化学文摘》在线版(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
纵隔疝
时间:2024-12-11 11:05:50
纵隔疝(hernia of mediastinum)是指一侧肺脏的部分组织通过纵隔突入到另一侧胸腔,它与纵隔移位不同,后者系整个纵隔连同其内容物向对侧移位,但二者在临床上较难鉴别,且常可并存。
病因及发病机制
纵隔在解剖学上有3个较薄弱的区域:
前上纵隔,位于第1~4肋软骨水平,前方为胸骨,后方为大血管,下方以心脏为界。
后上纵隔,位于主动脉和奇静脉之上第3~5胸椎水平,前方为食管、气管和大血管,后方为脊椎。
后下纵膈,后下纵隔第5-11胸椎水平。
当两侧胸腔压力不均衡时,使纵隔胸膜及肺脏从压力增高的一侧经上述解剖薄弱区被推向弱侧,从而发生纵隔疝。
常见病因如一侧肺大泡、张力性气胸、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胸腔积液、肺囊肿和肿瘤等;或一侧肺不张、一侧全肺切除术后。也有因一侧胸腔病变产生瘢痕收缩而将健侧胸腔部分肺脏经纵隔结构薄弱区域牵拉进入患侧胸腔的,如见于肺结核纤维化、慢性胸膜炎瘢痕收缩等。
诊断
纵隔疝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一侧肺显示明显的气肿,对侧肺显著萎缩甚至毁损,导致气肿侧肺向纵膈甚至对侧胸腔疝入,纵膈向对侧移位。CT检查能使上述征象显示更细致。在胸部X线透视下可见疝入部分肺组织在吸气时变小。而在呼气时变大。
临床
纵隔疝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原发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如发生张力性气胸者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紊乱,因纵隔疝与纵隔移位并存,故体检时可见气管移位,心界移位,心尖搏动点移位等体征。
治疗
纵隔疝的治疗原则为处理原发疾病,对于纵隔疝本身并无特殊的针对性治疗方法。